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成长之路(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假期里,埃里克与普罗斯泼一起度过大部分时光,比如,做“化学实验”。有一次,他们俩动手制造威士忌,结果引起爆炸,惊醒一位睡觉的厨子,招来一顿臭骂。还有一位13岁的女学生与他们共同阅读文学著作,他们特别喜欢作家E.内斯比特的作品。埃里克在看书时,甚至利用他阿姨与费边社的关系竟能搞到茶来喝。他的强烈愿望就是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他模仿莎士比亚,写了几个剧本,其中一个叫《男子和少女》,显然是派生于莎翁的《暴风雨》(剧中一个名叫米尔兰多的男巫师成了主角)。大约一年以后,埃里克把这个自创的剧本保留在一本旧笔记簿内,贴上的标签是“杰作2”。做化学实验、烤刺猬、写剧本、把台词大声地读给默不作声的女学生听,所有这一切都给埃里克带来了释放和轻松。可是,通观奥威尔的全部著作,有时候,人们会像斯莫尔威德先生所著的《荒屋》中的人物一样怀疑,奥威尔是否有过童年时期。正如一位研究奥威尔的学者曾经指出的那样,真是要作一番想像的努力,才能想到奥威尔曾经年轻过。1949年,奥威尔写信给重新联系上的杰辛莎,信中充满了挽歌式的悲情,也谈到了人们对《一九八四》的反应以及为自己日益衰败的健康而郁郁寡欢的心境。可是,这实在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人到中年,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要直接面对自己的过去。

1914年的金色夏季,奥威尔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实际上,处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与爱德华时代初期的每一位英国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的数周内都发表过一些言论。安东尼·鲍威尔住在文明用语近奥尔德肖特的营房里,他父亲的团部驻扎在那儿。他认为,战争是一种激烈的、残酷的、真实的东西:长途行军、伤亡情况,年轻的军官们一个月前还在走廊里边换上网球鞋边闲聊,现在却已葬身在佛兰德斯地区了。伊夫林·沃的哥哥亚历克记得在布莱克希思观看肯特进行板球比赛时,几个送电报的邮差给每位选手送来了征召入伍的通知。在《游上来吸口气》中,鲍林清醒地意识到了巨大的战争阴影的迫近,“有好几天……人们有一种奇怪而窒息的感觉,一种万籁俱静的感觉,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仿佛整个大英帝国都在屏息静听。”四分之一世纪之后,在另外一次世界大战前很久,奥威尔在《祖国,向右还是向左》一文中记叙了他记住的这个时期的三件主要事情:7月底,报纸上出现了一幅德国皇帝凯泽的漫画;亨利的马车车夫在街上号啕大哭,因为他的马被征用了;成群结队的年轻人穿着当时最时髦的服装——高领衫、紧腿裤、常礼帽——争抢着绿色的晚报,一批一批地来到火车站,登车离开伦敦。“一天下午,一个报童抱着一捆报纸奔至商业大街,旋即,人们奔回自家的门廊,朝大街对面喊道,‘我们进来了!我们进来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