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地有长风,生命自浩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圣先贤,多是鼓励人们风发扬厉、建功立业的。但即便在儒家典籍中,孔子也提出来君子的人格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从道义出发,根据自己的道德驻守,要依照仁爱去畅行天下,但他个人的生命游于六艺,要用艺术化的生活陶冶身心,才真正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无往不胜。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自己的学生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志向,唯有曾皙一言不发,在一旁悠闲地鼓瑟。孔子对他说,你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曾皙将曲子奏完,然后“舍瑟而作”,起身对老师说: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所不同。我内心最大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暮春三月,换上春衣,与一帮朋友,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去刚刚解冻的沂水边洗洗头发,登上高高的舞雩台吹吹风,敞开心扉,感受大地的生机,然后唱着歌谣,踏青归来。

这样悠闲的梦想,连孔夫子也喟然长叹:“吾与点也!”我的理想和你一样啊!

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心首先要做圣贤,才能将君王之道、治国之道的美政理想施行于天下。内心的操守就是一种涵养,这种涵养很多时候关乎天地,关乎性情。所以,儒家希望在春风浩荡时,去感受自然山水,而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态度殊途同归。只有天地精神入心入怀,人才会真正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人在自然中,谁说只是一种散淡?在散淡中悟出深深的道理,才能够真正享有这样韶美的时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