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给本王狠狠的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魏徵说的有一定的道理,随着规模化以及工业化的推进,传统的手工业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这是谁都没有办法去制止的事情,也就是俗称的改革阵痛期。

这个时期内需要自上至下在心理上进行彻底的转变,当大家都适应了新的模式,当成果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便能够彻底的享受到这种改革红利。

织布工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织布工坊没有能力冲击到整个大唐的织布产业,但却将大半关中地区祸害的不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织布工坊工作的这些百姓,在每个月管吃的前提下,还能拿到一百五十钱的工钱,这就是改革红利,放在以前,他们是不可能拿到这么多的。

工坊的出现对家庭式作坊的确存在影响,但家庭式作坊的产量极低,都是闲暇时期去做的,平均下来每户一年也就织个两匹布左右,条件稍好一些的就自己做成衣服,条件差的就卖掉换钱。

各种工坊的出现还需要时间去沉淀,李元景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他可以推广棉花的种植,这种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中原的神器。

之所以没有被人们利用起来,最大的原因是在于耕种技术的落后,以及耕种期与农作物冲突的缘故。

种了没什么卵用的棉花,就会影响到粮食的收成,产量普遍不高,自家人都不够吃的前提下,谁会傻乎乎的去种这些不能吃不能用也不能换钱的东西?

棉花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李元景发动力量去寻找,一时半会儿的也找到了百十斤。

经过处理之后便开始制线织布,一部分则留下来用作填充,反正只是个实验,做个一两件就足够了。

时间会改变这些老旧观念的,朝中的那些大佬他不指望,但是在马周身上,李元景可是花费了一番精力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