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行出居巢,寿春的距离就不远了,霸下在山水之间行了两日,在瓦埠泽直上,终于见到了那座传说中的旷世杰作,霸缰堰。

霸缰堰是孙叔敖所造芍坡的配套工程,位置在淮水中段一处紧窄,西有颍水汇入,东有夏肥入江,其整体思路与史禄的拦坝异曲同工,也是通过拦阻的方式压减水量,强迫上游之水更多地通过芍坡流入瓦埠泽,再通过密集的河渠水网滋养出千里的沃野。

只是李恪从未想过,真正的霸缰堰居然会如此雄奇!

淮水两岸,跨江七里,一座青铜铸造的大型拦坝横于江中,勾连两岸!

这一座大坝如桥,宽足可并骋四马,坝面全是粗壮的圆木,又每隔十余步设置一大型方孔,一宽,一窄,交替而前。

方孔是碶闸升降的通道,时值初夏,李恪看到连排的窄闸耸立于坝上,就如长排的卫士伫立于天地之间。

慎行指着那些碶闸拦石说道“筑坝之时,公输子为坝石所困,苦思多日依旧不得其法,墨子献策,待淮水稍缓,便在堰骨之间以板筑法搭建木范无数,窄者长三丈,宽者长六丈,内置竹篾,合碎石,水沙,鱼胶,糯米,石粉一同熬煮,十日夜浇成坝石,其坚如铁,锥击不崩。”

“混凝土?”

慎行摇了摇头“墨子将此石称作鱼胶石,可我一见你的混凝土法,便觉得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这就是生而知之者的共鸣吧。”

李恪听得满脑袋虚汗。

这哪是什么生而知之者的共鸣,明明是大家有着相似的过往,一遇到这种不好外加工的工程就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墨子脑中大概没有天然混凝土甚至是煅烧混凝土的配方,这才想到鱼胶和糯米的传统配方,也就是朱元璋筑南京城时所用的土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