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卷 杨花落尽 第175章 长安的新休闲时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便如预想的一般,《牡丹亭》的首演在长安掀起了一股难以想象的狂潮。最开始是《京华杂谭》与《京华杂谈》同时登出了相关的消息,但二者侧重略有不同。《杂谭》主要介绍的是戏曲主要内容及独特的演出形式,而《杂谈》则对几位主创人员的相关情况一一做了说明,尤其是对出演杜丽娘的莺娘做了大篇幅的介绍。

在其后的一个月里,祖府又举办了数次集会,主要内容依然是围绕着《牡丹亭》。虽然能够有幸来到园中观看这出戏曲的人数并不多,但这些人几乎都有着足够高的地位,代表了大唐最高层的文化精英。而这些人在欣赏完这出精美到出乎其想象的戏曲之后,毫不吝啬的赞美之词,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褚行毅等人的艺刊创刊号也终于发行,刊物的名字颇有些恶搞地被卢鸿命名为《艺苑掇英》。但出乎卢鸿的意料之外,创刊号的主要内容,居然也是围绕着《牡丹亭》来做的。

在这期创刊号中,不仅首次全文刊印了《牡丹亭》的全篇曲文,更给出了其中曲文的格律,以及尺谱。此外还专程邀请了数位诗词及制曲大家,对《牡丹亭》在艺术风格上的特点进行了全方面的点评。

褚行毅还别出心裁地请阎立本专门为几位主人公造像,然后以木版水印的方式,在刊物中单独设了彩页。阎立本本来就精于人物,经卢鸿影响后,笔墨情趣更胜往昔。几位人物画得形神兼备,大有后世明星写真的风采。

令人想不到的是,褚行毅居然说动其老爹出马,真的请到了当朝天子李世民为《艺苑掇英》题写了书名。认真说起来,这部期刊恐怕是大唐有史以来,第一个得此殊荣的书籍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