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卷 申城风云 第一百九十七章 故人情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琦善已经老了,在满清这个医学并不昌明的时代,六十七岁的年纪已经算是高寿的老人了,一个历经嘉庆、道光、咸丰的三朝元老,此刻正有气无力的斜靠在帅帐内的软椅上,手中的丝绢捂在长满老人斑的脸上,剧烈的咳嗽着。

荣禄的心情很复杂,这个老人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人们记住他的过多还是卖国贼这几个字,在荣禄看来,这种看法有些不公平。琦善之所以被历史如此评价,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主战派林则徐的对头,琦善是主和派的,在对待鸦片战争的态度上,琦善希望的是主和。

林则徐与琦善迥异的历史形象表明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诉求,同时也回答了鸦片战争该不该打的问题。对于侵略者,要打,这是一个民族道德的要求。但如果抵抗注定要失败,打了损失更重,是否还应抵抗?这是个政治问题。一个好的政治家不应是个盲动者,他考虑的应当是如何才能使国家受到最少的损失,如何避免无谓的牺牲。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放弃抵抗,因为很多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更是一个政治家的职责,很多时候一个民族需要用重大的牺牲去捍卫其道德尊严、精神诉求。从短期来看放弃抵抗求得一时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一个丧失斗志、受到精神污辱的民族才是最可悲的。从这点来说,鸦片战争必须要抵抗。但如果暂且忍辱负重,而求励精图志,奋发图强,暂且的苟安其实方为最佳选择,与“天朝”相邻的日本十多年后对待“侵略”所采取的态度而后对日本的影响,无疑是最好的例证。但清王朝所处的“国情”决定了其只能采取前一种方式。实际上,即使是抵抗,鸦片战争还是有赢的可能,那就是采取100年后中国对待日本的方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