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卷 阴阳道 第255章 祝由鬼祖(1)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来也怪,这对老头老太一出现,整个城里城外竟突然间变得一片寂静,不但那些人皮灯笼再也不肯发出一点声响,就连身后正在逐渐接近的那些阴魂僵尸也瞬间恢复了俊男靓女的形态,呈一个巨大的半圆形远远地将他们围住,却也如同入定一般保持着一个相同的姿势,一动不动。

而且这座天坑里边美则美矣,却根本没有一丝一毫昆虫鸟兽存在的迹象,除了隋龙祖和那些隐藏在死城之中的精壮汉子之外,几乎感受不到任何一点生命的气息。一种似乎是若有若无却又强大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凛冽鬼气从眼前这对老头老太身上散发出来,就像是漫天疾飞而来的钢针,不见实体,却刺激得天游子他们遍体生寒,隐隐地刺痛。

看着黑衣老者手中把玩着的一支玉色莹润隐泛青光的玉尺,还有那位胖如圆球的老妇手中所持的一支刻满了符咒的骨质短笛,一直奇怪于这两人身份的天游子不由得猛然失惊,一向沉稳的他脸色都变了:“郭公尺?!失魂笛?!两位前辈居然是祝由传人?!”

黑衣老者愣了一下,紧接着冷笑起来。他回头看看老妇,嘴角下弯满脸都是讥诮的笑意:“这小道士果然有点门道!怪不得能够以生魂之体踏仙路如走平地!不过,既然你知道祝由之术,也认得我们手中的宝物,那你还觉得眼前这件事是你能管该管的不成?”

天游子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激荡的心神,正色说道:“祝由术源自人祖黄帝,乃是正宗的巫门术法。当年轩辕黄帝创立此术,为的是解危济困,为天下苍生谋福。贫道虽然见识浅薄,但是对这种上古术法却也略有所知。不过,据贫道所知,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祝由》:“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历代以来中医体系都有祝由一脉,及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例如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但据张介宾所说,“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而上溯直至《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王冰的注文也仅“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几个字,说明祝由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历代医家或有信者,或有疑者,或有两存者,以之为临床权变之术。即便著有四卷《祝由录验》的赵学敏,对待祝由的态度也是“禁法之大莫如水法,次则祝由,兹录其小者,绝扰屏嚣,均无妨于大雅。其有近于巫、觋所为者,概在所摈。”(见《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凡例》)不过,不管民间对此术有何存疑,但上古祝由术先是分化为巫术和医术,然后由巫术又发展扩散为佛、道、儒、神等流派,其渊源之深,自不必说。然而据贫道当年听师父说起,这祝由一派入门极严,非功德高尚、悲天悯人者不能入门。若是以祝由之术害人者,必遭天谴,两位既是祝由门人,却又在此做下这种伤天害理之事,难道就不怕天怒人怨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