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卷 马踏江南 第580章 神秘的水中间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种子合成系统升到4级,您现在能合成占城稻种。”

系统精灵的欢快的声音在公孙白的耳中响起,无异于天籁之音。

合成条件:300颗普通稻种,10兵甲币,可以合成一颗占城稻种子。

时隔几年之后,种子合成系统再次给公孙白带来巨大的惊喜。

江南多雨,以种植水稻为主,但是此时的水稻却是产量极低,一亩甚至不足百斤,又只能种植一季,遇到旱灾涝灾,则全年颗粒无收。

而占城稻的出现,则是水稻种植史的重大革命,仅次于杂交水稻的出现。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原本宋朝时引入中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1011年,宋真宗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多达三万斛,分别在长江、淮河以及两浙地区推广,并命转运使张贴榜文“……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占城稻耐旱、耐涝的特性可能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中形成的,对于地广人稀的江南来说,粗放式的种植提高了种植的效率,原本一人须精耕细作种植一亩的时间,这样粗放式的种植则可种植两三亩。加上其强悍的适应性,沿海一带土地大都属沙质土,这种土壤不宜储藏水分,一遇干旱,那些生长期长的水稻品种就要大面积的歉收,而占城稻的适应性,使得可种植的土地也得以增加,当然还有许多旱地,同样可种植占城稻。在许多双重效果之下大大增加了稻谷的种植面积,自然也能大大提高稻谷的产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