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九三之卷 第三十二章 局势(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政和七年三月十三日,辛丑。

夜。

汴京,皇城,睿思殿。

巨烛熊熊,兽香袅袅。

殿东的御书房中,一个身穿道服、发插玉簪的中年男子端坐在细木精雕的御桌之后。这中年男子,不过四十上下的样子,蓄着三缕清须,眉清目秀,看上去风神俊朗,乃是一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正是大宋当今的天子赵佶。

御桌之前,高高矮矮的站着七八个大臣,皆是身着朱紫,分作两班,左右侍立。站在左首最前的是一个年过花甲但仍不失风仪的老者,也是当今天下权力仅次于赵佶的人物——公相蔡京,其后二人则是太宰郑居中、少宰刘正夫(注1),而立于右首最前便是掌枢密院事的检校太尉童贯。这七八个人,就是领导大宋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政事堂、枢密院两府的全班人马。

几个宰臣突然在夜中被唤入宫内,互相之间都是面面相觑,都不知发生了何事。童贯偷眼上望,见着赵佶脸上的表情有喜有忧,却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只有蔡京一人,显得气定神闲,看上去早已知道内情。

磨蹭了一阵,郑居中当先出班:“陛下夜召臣等入宫,却不知为了何事?”

“今日朕连夜唤诸卿入宫,却无他事,只为了两份刚刚递进来的紧急军情。”赵佶说着,抬了抬手。示意侍立在身后地一个内侍把摆在桌案上两份奏折传下去。

‘紧急军情?!’众宰臣的脑袋里都转着问号,尤其是童贯,更是满头雾水。他看赵佶的神情,并无怒意,应该不是地方叛乱的消息。但若是从西夏、辽国这一西一北的两个地方传来的情报,却绝不可能绕过他这个统领大宋西北两面防务的河北陕西宣抚使,‘那还有何处有军情?值得官家把宰相们都连夜召进宫中?’童贯强忍着想抢先翻看奏折地焦急。看着郑居中把两份奏章接到手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