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卷 弄潮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君子论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孙淡对那两个行商的心思实在是太了解了,他如今虽然是一个名满天下的状元公,翰林院编修,自从参加科举以来也是一帆风顺,连中三元。可依靠的不过是自己脑子中那个强大的资料库。

回头去看一想,如果没有这个作弊手段,以他肚子里那点墨水,就算在苦读三十年,也没办法在这尸横遍野的科举考场上杀出一条血路来。

科举从来就是一件高投入,低产出的事情。

如果真没有那个资料库,当初的孙淡估计也会走上从商那条道路,无商不富,还有什么比经商能更开改变人生呢?

淮安虽然地处苏北,在现代,比起苏南而言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那是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在明朝这种农耕社会,依托大运河的航运,淮安也算是全国有名的商埠,富裕程度仅次于苏杭扬常和南京。

自从武宗时代起,明朝达到了其国力最鼎盛的时期,江南一带商品经济极为发达,读书做官已不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唯一出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在江南悄然萌发,社会价值观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读书入仕的道路实在太漫长,而且成功率也实在太低,在很多地方,读书识字只不过是普通百姓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手。甚至有人认为,能识字算帐,将来至不济也能在商号里混个帐房之类,好过在外面当苦力。

这种思潮孙淡也有些了解,自然不觉得奇怪。

看样子,那两个姓谈和姓马的家伙这几年经商是小有成就,日子过得滋润,自然对科举兴趣缺缺,也受不了读书那种苦。

他们不愿意来参加考试,但不等于孙淡就此放弃。

孙淡等了这两日好不容易等了两个睢宁籍的读书人,自然不肯放过。否则,若考场到时候空无一人,自己这张脸朝什么地方搁,也没办法向大家交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