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四十二章 联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其实是对方找上门来的。”苏城简单的解释说道:“前两年,国际造船市场委靡,订单价格一路下滑,一些东南亚的船企怕支撑不下去,吃进了不少的订单。今年以来,船市恢复,原材料价格却有所上涨,一些船企做一艘船赔一艘船,他们发现我们不愿意转让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干脆把船厂和订单一起转让给我们……”

“他们做了亏损,大华就不会了?”年轻的课题组成员抱有极大的好奇心。

苏城看看旁边的中船人,道:“我们的成本比他们最少低三成。所以,就算是以前的订单,仍然有利可图。当然,有新订单更好。”

他其实没有说全。对一家船厂来说,有低价的订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低价订单。

无论是多低价格签订的订单,它本身肯定是比原材料贵的。船企有可能亏损的部分,只是人力成本的投入和设备折旧。低价订单就算不赚钱,至少能弥补人力成本和设备折旧,相当于船厂的保底工资。中间只要夹杂一些高价的订单当奖金,船企不光不会亏损,而且能活的很滋润。

然而,大华实业介入市场,使得高价订单几乎不存在了。

蜂拥而出的大华人,将市场上的订单一扫而空,只要想,苏城就能把价格做到他们的成本价,同时盈利百分之二三十。对于不缺乏低价订单的船企来说,大华实业的出现,比经济危机还要可怕。

许多船厂即使能继续经营下去,工厂的股东也不一定乐意。被苏城收购的三家企业,就是比较主动的三家,他们的老板宁愿套现撤离,也不想无休止的陷入其中。

“这么说,大华实业名下,已经有3家外国船企了?大华准备怎么运作这些海外公司?”这个问题,似乎比船舶本身更加令人有兴趣。1993年的中国企业尚未向海外扩张,但苗头已经出现了,作为政策研究者,自然要提前一步,进行了解和语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gaysay.com

(>人<;)